close

 

 P1013444.JPG  

 

依舊是朝聖的一天,今天要去一些較遠的聖地,比較糟糕的是那些聖地所位處的地名和詳細介紹,格西拉只在前天說了個大概,因為缺乏書面資料留存,關於典故我就沒辦法說明清楚了。只知道去了一個山上的石頭自然生成一個綠度母的形狀、一處空行母的聖地、及蓮花生大士修行的山洞。這兩天朝聖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每個佛教聖地也會被當地人視為印度教的聖地,在佛像旁也都看得到印度教的各種象徵物和供品,和平共處而完全不衝突,這樣不也很好嗎?人類追求福祉的心,是不分國界種族和宗教的。宗教追求的都是安樂,積極作為各自行善,互相尊重彼此的存在而不是批判打壓,甚至以宗教之名攻擊對方造成無辜人們的痛苦。

 

結束了早上的朝聖,箱型車跋涉了非常顛簸又狹窄到無法會車的山路,來到一個很靜謐的度假村,午餐在這享用。餐點是自助式的素食,兩層樓的餐廳非常寬敞,裝潢華麗卻不失溫馨感,我跟幾個學員裝了飯菜,找到戶外的位子用餐,這餐的蔬菜雜煮是在尼泊吃到最美味的。充滿綠意的度假村很美,山上視野理應很好,據同行的尼瑪師父說,天氣晴朗時可以遠眺柯槃寺和加德滿都谷地的名勝,可惜今天霧氣濃重,往山下只能隱隱約約看到一些民房。一起在戶外用餐的是幾個比較年輕的團員,來自台灣、香港和中國大陸,我們和親切搞笑的尼瑪師父在這兩天相處得特別愉快,之前上課時幾乎沒什麼機會交談,這些最後才熟悉起來的人們分享了許多來這的以前以後,學習的心得,雖然相處時間不長,以後也不知道會不會連絡,但是隨緣活在當下,也很開心。

 

今天緊張姊又再度華麗登場了,不過這些是我到了波卡拉之後,中國團員小寧用微信告訴我的 。話說早上要離開蓮花生大士的聖地時,緊張姊跟格西拉說,菩薩昨天托夢給她,交代她一定要在那裡請一尊佛像,由於之後行程時間銜接很緊,格西拉說沒辦法因為她一個人耽誤大家的行程,她可以之後再去其他地方請,但緊張姊說什麼都一定要在那裡,司機們已經都發動好車了,緊張姊強調是菩薩交代,格西拉只好對她說那我對不起你的菩薩,一陣僵持後,澳洲來的師姐藉故有事情要問格西拉,把他支開解救了他。緊張姊是搭第二天下午的班機回台灣,從前一天她請佛像不成,就不停不停向每個師父說她一定要回去那個聖地,師父們拗不過她,請佛像要不少錢,把價位大概告訴她,緊張姊錢帶不夠竟然跟師父們借錢。第二天一早,一位中文比較好的師父帶她去聖地,找了半天結果那裡根本沒賣佛像,後來好像帶她到博達大塔那裡請。小寧轉述這件事稱緊張姊為我的「前室友」,說師父們都快被她氣死了,我覺得以師父們的修為,應該不至於反應這麼誇張,頂多對她得行徑很無奈吧。我不禁開始想是怎樣一個契機讓緊張姊踏上這段禪修旅程,她又在這段時間想通或想不通些什麼呢,匪儀所思的舉動總是特別讓人印象深刻啊。

 

傍晚回寺前先去也是隸屬柯槃寺的「空行喜旋尼寺」參訪,從七月在達蘭薩拉參訪一些藏人的機構時就體驗到,每到一個地方就會被熱呼呼的奶茶和餅乾甜點招待,身子和心都暖了。尼院的尼師們都好和藹,笑瞇瞇的為我們斟上一杯又一杯的奶茶,或是看你手上空了,再塞給你一塊口感像麻花的甜點,這裡的奶茶是此行最好喝的,甜度適中還有淡淡薑味。首座向大家介紹了尼院創建至今艱辛的歷程,也帶我們參觀了正在興建中的新大殿,女性出家修行有諸多不便和困難要克服,流亡在外資源取得不易,從草創到今天的規模,看著大殿天花板頂上繁複美麗的曼陀羅(壇城),大殿落成後尼師們就可以在這裡修習,我亦隨喜捐款資助修建工程。 空行喜旋尼寺還有一項特色,就是她們的製香技術。取材天然、純手工精緻,製作過程不添加任何化學原料,並且誦經加持,是香客們到柯槃寺最喜愛購買的禮品。這裡的藏香種類多,香味、功效、使用情境都不同,也是我唯一買的紀念品。挑選時學員們忙問哪種香比較稀有,拿起來聞各種味道,格西拉見狀開玩笑說:「菩薩都還沒聞你們倒先聞了。」

 

IMG_4295.JPG

 

IMG_4366.JPG  

 

晚上是上師薈供,在柯槃寺的大殿舉行,僧眾們念誦著經文,住在寺裡的各國人士都前來參加,念將近四小時不間斷的經文。年紀較小的沙彌們旁邊,有一個看起來像是維持紀律的年輕師父,會來回在隊伍裡巡視,抓打瞌睡或不認真念經在打鬧的沙彌、指派誰該去拿供品誰該換去吹法螺。我們供應今晚法會的茶水點心,沙彌會幫所有人添上茶,發送糖果餅乾。前幾天往生的馬來西亞師姐,前來處理相關事宜的家人們也參加了法會,在結束時送給學員們每人一小包摩尼丸,就當那位師姐與大家結緣。看到寺裡師父為我們披哈達,整晚坐在我旁邊的白人,舉起他手上的奶茶和餅乾問:「所以這些都是你們買的?」我點頭,他臉上露出了不置可否的表情。

 

我聽說過佛教有所謂「功德主」,也就是請法和供養僧眾的人,僧團自然會很禮遇,我只當是參加了寺裡舉辦的法會,因為行程上安排,不知道搞不好其實在這場上師薈供中扮演了功德主的角色。雖不清楚這種文化是好是壞,發心請法當然是好的,僧團大多生活刻苦也的確需要供養,但這一路上聽到看到的,也讓我也產生了一些疑惑。聽著同團的幾個師兄姐們說著每年都忙著到印度尼泊爾各處參加法會,然後寺裡將他們照顧得如何無微不至,住得多好吃得多好,我不能將這些言論貿然歸類為「我慢」或炫耀,但心中那最大的疑團「有錢人是否較接近佛?」始終揮之不去。有錢人可以安排時間,到世界各地參加法會、灌頂,供養寺院僧團,所以他們就比較接近佛或比較快成佛嗎?那默默行善也想接近佛,但沒有資源沒有錢連維持生活都困難的人呢?眾生平等、六道有情無異,但在聞法的現實上是否有差異呢?這樣想的同時突然覺得網路的發明真是功德一件,現在很多法會都透過網路向世界各角落傳播佛法,彌平空間上的距離,但心裡的距離呢?跟年紀較相近的學員在休息時討論這個問題,聽到了一個讓我感動的故事,也就是須菩提尊者迎接佛陀的故事。如果說生活就是法,修行應在行、住、坐、臥中實踐,俱備信心然後串息不止,身外的環境條件如何不應該造成影響,最要緊的皈依發心,而不是那些有形的儀式。管人家是不是我慢,想那麼多只是執著在相上,給自己製造阻礙而已。多年前在西藏拉薩布達拉宮外,看到很多朝聖者,他們行囊衣著簡陋甚至破爛,手上套著鞋子,從家鄉徒步出發,一路行大禮拜直到布達拉宮,是信仰和信念指引著他們的路,我對那樣真正發自內心的朝聖,感動至今。

 

P1013428.JPG

 

P1013446.JPG  

 

兩天的朝聖中,因為顧忌著後面的行程,無法買燈或哈達到聖地恭奉,心中難免羞愧,這樣算不虔誠嗎?一直以為我沒有我執,直到旅行結束了許久,寫出來的當下,才意識到原來我會一直執著在自卑這個情緒上,容易產生罪咎感,是時候放下這種我執,真正隨喜眾生一切功德,既然問題已經獲得解答,不要再被自己困住了。

 

 

 

 

245

寫這麼多會累耶

今天沒有旅遊小貼士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orisgong 的頭像
    dorisgong

    快活夜遊

    dorisg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