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哪一部電影
和最喜歡的人一起坐在最喜歡的電影院觀賞
那就是人生最棒的電影

 
向影神祈禱看來作者陌生
也不似一般日本名牌小說家有得獎背景 
但不知這樣稱不稱得上是機緣巧合
常看的影評推薦
喜歡的譯者翻譯
角色的設計和故事介紹好像滿有意思的
就給他帶回家摟

全書以第一人稱“我“來敘述
主角的父親是一個生命中只有賭博和電影的糟老頭  

在主角生命最低潮困頓的時候
怎麼也想不到
“電影“這個父女相同鍾愛的事物
竟會帶來一連串不可思議的衝擊
(沒破梗喔)

我很少在小說一開始就有想哭的衝動
“向影神祈禱“完全打破我的原則了啦
有時候看書
可以感覺跟作者一同呼吸
“你說的對極了“
更甚者“說到我心坎裡了“
我相信  
至少我願意相信
作者是個影癡
她透過角色傳達的那些對經典電影的看法
也或許是敘述手法的高明
讓我甘心被牽著走

作家在撰寫牽涉到某種專業題材時
田調和研究是少不了的
不論作了再多功課
知識面可以靠堆砌展現
對該項事物的熱情卻騙不了人
小時候看朱少麟的“燕子“
先是被舞蹈相關的題材吸引
但一直無法進入劇情
因為關於舞蹈的描寫實在跳脫不出誇張
光這點就不能說服我入戲
不過朱少麟的處女作“傷心咖啡店之歌“
卻非常真誠
可能作家的第一部作品多少都會帶點自傳成份吧  
 
 

 (又扯遠了)

向影神祈禱
是書中那個糟老頭 鄉
愛看電影到單純地相信著
電影院裡有神
祂會傾聽所有看電影人的心聲
我們每一個平凡人
不管對電影的專業知識了解多寡
都曾在電影院裡和螢幕上的人物
一同感受著喜怒哀樂
電影之所以存在
不是它所表現出多獨特的形式多眩目的科技
從電影這項娛樂出現至今一百多年
這些電光幻影所展現的
就是人生啊 
可以寄託
可以宣泄
可以想望

我為什麼喜歡看電影
這可能要追溯到小時候
苗栗只有兩家戲院
剛好這兩家戲院的老闆都是爸爸的朋友
所以從小我們家看電影都不用錢
我有印象的大概是從“梁山泊與祝英台“開始
不過我看到的應該也是重新上映很多次之後的了 
我還記得第一排前面有老鼠跑過去
還有新年爆滿要站著看的“桃太郎“
看了很多國片港片賀歲片武俠片喜劇片
長大一點鄉下地方才有放洋片
每次看電影前如果爸媽沒跟我們去
也會有叔叔幫我和弟弟買好飲料零食
喜歡的電影還可以再看第二次
小學寒暑假作業的日記出現了一類文章
那可能是我寫過最早的影評 


戲院裡沒有放的電影
就去錄影帶店租 
國中開始看台灣電影新浪潮的片子 
 
 
 
 
 
 
 
 
 
 
 
 
 
 
 
 
 
 
 
 
 
 
 
 
 
 
 
 
 
 
 
 
 
 
 
 
 
 
 
 
 
 
 

高中迷上中國電影第五代導演的作品
印象最深的觀影經驗
是高中有一次因為不滿老師連座的處罰
跟學校抗議
爸爸支持我說要向學校爭取
他看我心情不好就帶我去看電影
我只記得看完“搶救雷恩大兵“我們都哭了
不記得學校那件事後來怎麼解決

很多導演拍了自己獻給電影的情書
朱賽貝托那多雷的“新天堂樂園“
貝托魯奇的“戲夢巴黎“
山田洋次的“電影天地“ 
文溫德斯“里斯本的故事“ 
星護/三谷幸喜的“笑之大學“ 

昆丁塔倫堤諾的“追殺比爾“
有些導演原本是影評人想改變生態
有名如楚浮 高達
有些導演為了追隨他們心中的偶像
視侯孝賢為神的阿薩亞斯 是枝裕和
愛死了吳宇森暴力美學的昆丁塔倫堤諾
受到市川崑啓發而踏入電影圈的岩井俊二  
 

還有好多好多迷人的影壇紀事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新天堂樂園“
裡面剪輯著每個難忘的生命片段
就像電影尾聲的每一場神父勒令剪掉的吻戲
明明應該是喜趣的
卻會讓你淚流滿面



如果你也喜歡電影
你一定會愛上這本書 
 
 
 
 
 
 
 
 
 
 
 
 

  
 
 
 
 
 
 

只要這個世界上還有電影
人們就會走進電影院
和家人 朋友 和戀人一起
想要獨自流淚時
就會一個人走進電影院

一秒24格的光影是無可取代的 
這也是我天真的祈求 
 
 
 





056
推薦這本書的影評
是很毒舌的關於電影 我略知一二
喜歡的譯者
是我從小川洋子博士熱愛的算式開始
就非常信賴的王蘊潔 
 
寫這篇的時候覺得非要配著經典電影的原聲帶才對味
我選了郵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risg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